电商小贴士

品牌如何避免
关税政策影响下的供应链中断

4/16, 2025

关税正在再次重塑全球贸易格局。2025 年新规——对大多数进口商品统一征收 10% 基准关税、取消针对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小额包裹免税(de minimis)门槛、并对越南、柬埔寨和泰国大幅加税——正在给电商品牌的供应链、成本结构和盈利能力立刻带来压力。

在这种环境下,灵活应变的能力不再是可选项,而成为了品牌的竞争护城河。Spreetail 曾在新冠疫情期间的供应链危机中凭借“快速行动、提前布局”成功穿越风浪。下文提供一套可立即落地的策略,帮助品牌在关税政策再次变动时降低风险、保持韧性。

一、多元化分布采购与制造地

最新一轮美国关税精准打击了东南亚多个核心采购枢纽,越南、柬埔寨等国关税大幅攀升。这再次暴露出“单一区域过度集中”的风险。品牌应:

• 主动寻找受关税影响较小的新产区,如拉丁美洲或东欧;

• 推行近岸外包(Nearshoring),缩短交期、降低地缘风险;

• 建立多家备选供应商关系,提升灵活性与风险对冲能力。

二、审查并优化贸易条款

First Sale(首次销售)与 Modified Delivered Duty Paid(MDDP,改良税后交货)等策略可有效降低关税敞口:

• First Sale:以中间商向工厂采购的成交价而非最终销售价作为征税基准,往往能节省大额关税;

• MDDP:通过转移关税支付主体,可能带来税务或物流优势。虽然实施复杂度较高,但对高客单价或进口量大的品牌而言,投资回报通常十分可观。

三、强化供应链可视化

关税政策瞬息万变,实时洞察尤为关键。可视化让企业从“被动救火”转向“主动管理”。品牌应:

• 部署工具,能在 SKU 级别测算关税变化对成本及毛利的影响;

• 监测“数字货架”,识别因涨价最易流失需求的产品;

• 使用情景规划或需求预测软件,模拟不同贸易/成本场景,让决策更快、更准。

四、美国供应链全景速览

美国供应链 是一张横跨多行业、多运输方式、多层监管的天罗地网,也是全球经济最复杂、最具影响力的系统之一:

• 多式联运:公路、铁路、航空、海运立体网络,高效联通国内外;

• 港口与枢纽:洛杉矶港、纽约/新泽西港、芝加哥内陆枢纽等,承担巨量进出口;

• 仓储与配送:数以千计的履约中心与仓库支撑零售商、批发商及电商的库存与订单;

• 技术驱动:先进物流软件、自动化、AI、机器人,持续优化配送速度、库存精度与预测能力;

• 监管框架:贸易政策、海关法规、安全标准、劳工法共同决定进出口时效与成本。

五、加速美国本土订单与库存规划

部分关税将分阶段生效,品牌仍有一小段窗口期可行动:

• 提前下达国内订单或抢先进口,以锁定“税前价”;

• 对高周转 SKU 建立安全库存,防止未来供货价高或交期长;

• 该策略在旺季或促销节点尤为关键,可护毛利、稳履约。

六、投入关税归类与合规专业力量

HTS(美国协调关税表)编码直接决定税率,却常被品牌忽视。哪怕是微小的归类或合规优化,都可能在大批量进口时带来惊人节税。与关税减免专家合作可:

• 将商品重新归类至更低税率的税号;

• 核查单证错误,挖掘可适用的免税条款;

• 推荐可带来减免的贸易项目。

七、携手合作行动敏捷的电商加速器

和像Spreetail 这样的“电商加速器” 合作可以进一步放大成效,他们可以:

• 统一管理多平台履约与库存;

• 实时定价、促销策略、供应链指导,让品牌在政策巨震中依然保持竞争力;

• 凭借预测工具与深度运营支持,品牌可快速调策略、稳利润。

关税变化并不是新鲜事,但 2025 年关税政策改变的速度与力度要求品牌比以往更主动。美国政府已针对铝材到消费电子等品类全面加税,未来政策仍有变数。现在就是重新审视供应链战略的时刻。最具韧性的品牌从不原地踏步,而是会:

• 多元布局采购;

• 提高透明度;

• 寻找仍在加码增长的合作伙伴。

Spreetail 正在积极下采购订单,助力品牌把不确定性转化为竞争优势。如果你正在寻找这样的合作伙伴,不妨来联系我们,将不确定性化为机遇。